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家庭起居方面应注意些什么?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家庭起居方面应注意些什么?


问: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家庭起居方面应注意些什么?

答:    控制糖尿病取决合理的生活中日友好医院杨文英合理的生活方式不仅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础,也是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既能帮助控制血糖、改善血脂,又能保持理想的体重。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有些较轻的糖尿病患者不需服用口服降糖药,就能将血糖控制在良好水平。合理的生活方式包括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治疗。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中最难实现的一步。谁都不愿生活受到限制,有的患者认为,饮食控制剥夺了其享受人间美味的乐趣,而不愿坚持。另外,饮食结构也很重要,有的患者认为,粮食对血糖的影响比较大,为了吃饱,粮食限制得很严,但是过多摄入鸡鸭鱼肉、豆制品等,表面上血糖控制得很好,可是过多进食脂肪和蛋白质,对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和肾脏负担有促进作用。合理的饮食结构应该是粮食类占全天总热量的50%~60%,脂肪占25%~30%,蛋白质占15%~20%左右,同时限制高盐分,加大纤维素的摄入。糖尿病患者的饮酒应该限制,小剂量低酒精含量的红酒、啤酒等可适当饮用。另外,运动治疗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矗运动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包括降低血糖、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体能、减轻体重、改善心肺功能等。选择运动方式,患者应考虑自身的糖尿病病情和体能状况,通常选择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骑自行车、爬山、爬楼梯、跳绳、跳舞、做广播操、划船、游泳,以及球类运动等,其中步行是最常见的运动方式,既简便易行又有效果,尤其对年长者比较适合。步行运动强度小,适合体质较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在优美的绿化环境中步行,自然的气息更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可选择强度相对较大的运动,如游泳、爬山、球类运动等。决定运动方式前,患者应该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心电图、眼底、肾功能、心功能检查,请医生帮助制定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糖尿病患者的最佳运动时间是:餐后半小时后开始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在1小时左右,因为,此时血糖水平开始升高,不容易发生低血糖,每周运动次数应在5次左右,一般不主张患者空腹和餐前运动。运动会消耗能量,降低血糖,运动时,患者一定要随身携带甜点等食物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同时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片。运动前后监测血糖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做可以及时发现低血糖,还能了解是哪种运动形式、多大的运动量可降低血糖幅度。有下列情况的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否则会带来不良后果。已出现糖尿病并发症者,例如糖尿病临床肾病期时,运动会增加蛋白尿,加重肾病的进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较重时,运动量过大容易引起眼底出血;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和冠心病,运动会诱发患者心绞痛和脑出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足部感觉迟钝,可能会因运动而受伤,患者却无法觉察;下肢若有血液循环障碍时,运动可能引起患者疼痛。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应建立在病情控制良好的基础之上,若病情尚不稳定,血糖波动较大,都不宜运动。因为高血糖时,患者运动反而会使血糖上升,甚至造成酮症酸中毒;反之,当血糖过低时,患者因运动而使血糖消耗加速,会使得低血糖更加严重。适合运动治疗的有: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和中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当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很好地控制糖尿病时,就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根据作用机理分为5类,分别是:磺脲类、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通常又把前两类统称为降糖药,后三类统称为抗高血糖药。每个类别又包括若干种药物。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药物中选择合适于自己的药物,应听从医生的指导。通常消瘦的糖尿病患者首选前两类,肥胖的患者首选后三类。当一种药物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可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但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莫自己乱服药。
相关信息

健康常识网·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家庭起居方面应注意些什么?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