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肝炎 - 中医对肝炎能起到保健作用吗?
肝炎

中医对肝炎能起到保健作用吗?


问:能不能慢慢用中医调理?

答:    中医上有很多的讲究,请参考:1、肝炎患者怎样休息?肝病患者往往会从医生那里得到“多多休息”的忠告,有人提出肝炎患者要“七分休息三分治疗”,这是很有道理的,但肝病患者的休息也是很有讲究的。A、肝炎患者睡眠宜采取右侧位,这是由于肝脏位于腹腔动脉的下方,动脉血就沿下行方向流向肝脏,有利于肝炎的早日康复。B、肝炎患者应动静结合,如果不视病情的轻重和发病阶段,过分强调卧床休息会适得其反,有的肝炎患者在恢复期害怕复发,于是长期卧床或活动量少,这样反而有碍新陈代谢,造成胃肠功能减退,出现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同样,营养过度会形成脂肪肝,因此,除急性和慢性活动期肝炎外,迁延型恢复期和慢性非活动期的肝炎患者,应逐渐增加活动量,采用动静结合的休息方式。2、急性肝炎患者如何掌握休息和活动的尺度?强调休息是急性肝炎肝硬化治疗与康复的重要措施,急性肝炎无论有无黄疸,一般说都应休息到黄疸明显消退。以后每日起床活动1-2小时,活动过后不应感到疲乏,如仍感到疲乏,还要缩短活动时间或继续卧床。随着症状好转和肝功能的改善,逐渐增加活动量,但在餐后仍须卧床1-2小时,直至症状基本消失,肝脏大小恢复正常,肝脏功能亦正常,再经1-2月观察,病情确实已经稳定,方可逐渐恢复工作和正常活动,但在工作期间还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过度疲劳,以免复发。3、慢性肝炎患者怎样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慢性肝炎一般最适合动静结合的休息方式。慢性肝炎如处于活动期则强调休息,且休息时间要长,一般要3-6个月。如血清ALT升高时,乏力特别明显,食欲差,甚至有恶心、呕吐,除进餐、上洗手间等必要的起床活动外,应绝对卧床休息,休息得越充分,病情好转得越快。待黄疸消退、血清ALT正常或接近正常、症状基本消失时,可逐渐增加活动量。4、肝硬化患者如何掌握活动与休息的尺度?肝硬化患者是可以运动的,但要做到动静适时。对于肝功能代偿期患者,一般不强调卧床休息,可适当参加轻体力工作或劳动,如散步、做保健操、打太极拳等等,以促进消化,调节情志,但须注意劳逸结合,适可而止,不要勉强。实践证明,肝硬变腹水患者卧床休息可增加肾钠排泄并加强利尿作用,而采取垂直姿势时则肾血流量及钠的排泄减少。5、肝病患者如何调整做好心理调试?(1)肝病患者首先一点是要接受因肝病而失去一部分健康的事实,人都有生老病死,谁还能不得点什么病?因此,应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在生理上,会使机体慢慢产生抵抗力,方可获得康愈。(2)积极的去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由于肝病,有时需要住院治疗,患者要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与医护人员及家属保持协调的人际关系,以愉快心情迎接每一天。(3)勇敢面对,不要逃避现实,不要因怕周围人会躲着自己而不敢公开自己的疾病,进而贻误病情,造成对机体健康的更大损失。(4)制订出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5)将诊断与治疗的包袱交给医生护士,不断挖掘自身的生命活力,使自己作为战胜疾病的主体,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各项治疗,以获得最佳效果。(6)学习肝病的自我保健知识,从饮食上、生活上调理,以提高抗病能力,以期早日恢复。6、为什么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肝炎的治疗非常关键?当人体身心处于愉悦状态时,人体内各个系统都以良好的秩序,出色地完成机体各部分的功能,药物通过胃肠道、静脉、肌肉等不同的给药途径到达机体的病灶部位,大部分情况为胃肠道口服给药,而胃排空的速度能影响药物到达小肠部位的时间,因而能影响主要在小肠吸收的药物发挥作用的快慢。如果情绪变化大,情绪忧郁苦闷,会使肠蠕动加快,就会减少药物的吸收而影响治疗效果,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血循环,而因情绪影响造成心跳加速,血循环增强,使药物的血浓度发生变化,代谢增快,使药物作用时间缩短,也会明显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故肝病病人必须保持乐观向上的意境,使机体各系统处于正常功能的状态,以达到药物最佳疗效。7、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血液或母婴传播。(1)使用了被污染的血液制品,如输血,包括全血、血浆、血清以及其他血液制品等。(2)使用了被污染的器具,如针灸针、注射器针头、手术器具、血液透析用具、采血用具等。(3)新生儿也可以被已感染病毒的母亲传染或被已感染病毒的父亲传染,这也称垂直传染;在我国母婴垂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方式。(4)乙型肝炎病人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中也含有乙型肝炎病毒,因此乙型肝炎病毒也可通过性交传染,这既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也包括性乱交和同性恋之间的传播。(5)同乙型肝炎病人有密切生活接触者,也可传染上乙型肝炎,检查证明,在乙肝患者的唾液、尿液、胆汁、乳汁、汗液中也可检测出乙肝病毒。(6)另有报道,昆虫的叮咬也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后大约6个星期至半年后发玻8、肝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有哪些?(7)多摄取维生素。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有:动物肝脏、牛奶、鸡蛋黄、韭菜、包心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主要有各种新鲜蔬菜、水果、豆芽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主要有豆类、花生、新鲜蔬菜、酵母、动物的肉类、肝脏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主要有菠菜、圆白菜、菜花、花生等。同时蔬菜和水果亦是矿物质、纤维素及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肝病患者至少每天食用500g蔬菜和水果。但是由于维生素类不耐高温,应尽量避免长时间煮炖,而以生食或暴炒为主,以减少维生素的破坏。(8)“高蛋白、低脂肪”,肝炎患者应不食或少食油炸食品,以减轻肝脏负担,同时,高蛋白的食物可以帮助修补受损的肝脏组织。(9)适量增加纤维素。如芹菜、韭菜等,可以保持大便通畅,以防止便秘所带来的有毒物质被大肠吸收,加重肝脏的解毒负担,加快肝硬化的发生。(10)切忌暴饮暴食。饮食过量会增加肝的负担,导致肝疲乏,并可能会使有毒物质来不及被解毒就进入血液循环。(11)多喝绿色饮料。如蔬菜汁、胡萝卜汁、果汁等,可补充人体必需的多种微生素并能清胃润肠,有助于减轻肝脏的负担。(12)多喝酸奶。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和多种营养成分,同时还含有乳糖酶和大量的酵母菌,可以减少肠道内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氨等有毒物质,并可使肠道内呈酸性环境,减少氨的吸收,对于肝脏病人,特别是肝硬化病人是非常有益的。急性肝炎病人每日喝200g左右为宜,恢复期以2-3瓶/天为宜,肝硬化病人以1瓶/天为宜。(13)多吃西瓜。西瓜中富含大量的糖、维生素,还可以清热利湿,使体内的湿热从小便而解,对肝炎病人非常适合。(14)适当饮茶。现代研究证明,茶叶中含400多种化学物质,对保护造血机制,提高白细胞数量有一定功效,对肝炎病人有清热利湿的治疗作用,但应以绿茶为主,且注意忌饭前饮用,忌饮浓茶。(15)可以多吃的食物:天然食品,包括各种谷类、未经精加工的全麦面粉、糙米、兔肉、清蒸或水煮的新鲜水产品、鸡蛋、豆制品、各种蔬菜、水果、植物油等。(16)尽量避免的食物:a)动物性脂肪:各种脂肪、全脂牛奶、生鱼、贝类及动物性蛋白质。b)刺激性食物:葱、姜、辣椒、韭菜(急性黄疸性肝炎)、羊肉、鸡肉、八角茴香、丁香、胡椒等。c)油腻煎炸食物:不易消化,易生湿生热,不利于疾病恢复。d)精制食品:白面、白米及其他精制加工食品。e)合成食品:合成方便食品含人工合成色素、防腐剂等加重肝脏负担物质。f)食用过多盐、糖、汽水、咖啡、茶等也对肝脏不利。9、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饮食注意事项与药膳配方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饮食营养原则是蛋白质要稍高,脂肪要稍低,糖量要充足,维生素应丰富。下面为广大患者提供一个易做易服的药膳配方:猕猴桃饮。配方:猕猴桃350克白糖20克制作:(1)将猕猴桃洗净,去皮,绞取汁液;把白糖放入汁液中。(2)温开水100毫升,冲入搅匀即成。食法: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功效:清热,上渴,通淋。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0、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饮食注意事项与药膳配方慢性肝炎与急性肝炎的饮食治疗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慢性肝炎病人饮食要选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瓜果,蔬菜及适量的瘦肉、鱼等。推荐药膳配方:山药红小豆粥。配方:红小豆30克山药30克大米50克白糖10克制作:(1)把红小豆去杂质,洗净;山药用清水润透,切3厘米见方的薄片;大米淘洗干净。(2)把红小豆、大米、山药、白糖同放锅内,加水600毫升。(3)把锅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50分钟即成。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利水消肿。用于肝炎患者,兼有大便泄泻,小便短少,倦怠腹胀,舌干口渴等症者食用。11、肝硬化肝腹水的饮食注意事项与药膳配方肝硬化病人要禁止饮酒,忌用刺激物和各种调味品,各种含铅和添加剂的罐头及其他食品少吃或不吃。推荐实用易做药膳配方:红糖谷糠丸和二豆白糖泥。药膳一:红糖谷糠丸配方:谷糠(碾小米的谷皮)500克红糖500克制作:(1)把谷糠放在铁锅内,用文火炒黄,加入红糖,揉匀,搓成15克的丸子。(2)把药丸放入碗内,置电冰箱内保存即成。食法:每日3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功效:益肝脾,消腹水。用于肝硬化肝腹水患者。药膳二:二豆白糖泥配方:红小豆100克绿豆100克白糖30克制作:(1)把红小豆、绿豆去杂质,打成细粉,放入锅内,用文火炒热、炒香。(2)在红小豆、绿豆粉中加入白糖,加水300毫升,用文火煮至浓稠即成。食法:每日一次,每次吃80克。功效: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肝硬化肝腹水患者服用病毒性肝炎中医治疗方案(一)辩证论治(自助选方调正疗法)1.湿热内蕴(A)热重于湿:证候:身目俱黄,其色鲜明如橘子色,口干口苦,恶心厌油,纳差,上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40g,栀子12g,大黄9g(后下),制鳖甲9g,生石膏50g。(B)湿重于热:证候:身目俱黄,其色较鲜明,口淡或粘,恶心纳呆,胸脘痞满,倦怠乏力,便溏或粘滞不爽,小便黄。舌质淡而润,苔白腻,脉弦滑。治法:利湿清热,健脾和中。方药:茵陈五苓散。茵陈30g,茯苓20g,白术15g,猪苓20g,泽泻15g,桂枝6g,制鳖甲9g。2.寒湿困脾证候:身目皆黄,其色较晦暗,呕逆纳少,脘闷腹胀,畏寒肢冷,身体困倦,大便稀溏,小便色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治法:温阳散寒,健脾利湿。方药:茵陈术附汤。茵陈20g,制附子9g,白术15g,干姜6g,茯苓15g,泽泻12g,甘草6g,制鳖甲9g。3.热毒内陷证候:起病急骤,突然出现黄疸,脘腹胀满,心烦口渴,极度乏力,口有肝臭味,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或伴高热,病情迅速恶化,神昏谵语,衄血。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干燥,脉弦数或弦大。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水牛角30g(先煎)黄连15g,黄芩15g,黄柏12g,生地15g,赤芍15g,丹皮12g,制鳖甲9g。4.肝郁气滞证候:右胁或两胁胀痛,痛无暄外,胸闷腹胀,易急躁,时时叹息。舌质略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活血,解毒祛邪。方药:逍遥散加味。柴胡12g,当归15g,白芍12g,茯苓15g,白术12g,香附12g,陈皮12g,郁金15g,丹参15g,制鳖甲9g。5.肝郁脾虚证候:两胁胀痛,腹胀午后为甚,肢困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淡或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治法:龙胆泻肝汤早晨:龙胆泻肝汤方药:龙胆草10g,栀子12g,黄芩15g,生地12g,车前子15g,木通9g,泽泻12g,当归12g,甘草6g,制鳖甲9g。晚上:补中益气汤方药:元芪25g,白术15g,陈皮12g,升麻15g,柴胡12g,人参15g,甘草9g,当归12g,制鳖甲9g。6.气滞血瘀证候:两胁刺痛,痛有定处,胁下或有痞块,面色晦暗,赤缕红掌,肌肤甲错,妇女闭经或行经夹块,小腹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青筋怒张,脉弦涩。治法:行气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桃仁12g,红花9g,五灵脂12g,元胡15g,乌药10g,川芎12g,香附12g,当归15g,赤芍12g丹皮10g,枳壳12g,甘草6g,制鳖甲9g,大黄蜇虫丸三丸。7.肝肾阴虚证候:头昏目眩,两目干涩,咽干口燥,失眠多梦,右胁隐痛,腰膝酸软,手足心热,或伴低热。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治法:滋补肝肾,养血活血。方药:一贯煎去川楝子加枳实。生地20g,沙参15g,当归15g,枸杞15g,麦冬15g,制鳖甲9g。8.脾肾阳虚证候:面色不华或晦暗,畏寒肢冷,食少腹胀,便溏或完谷不化,或五更泄,少腹腰膝冷痛,肢胀浮肿,小便清长或尿频。舌胖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补脾肾。方药:附子理中丸合肾气丸。党参13g,白术15g,干姜6g,制附子9g,桂枝6g,熟地黄12g,山药20g,茯苓15g,山茱萸10g,炙甘草6g,制鳖甲9g。9.气阴两虚证候: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全身乏力,面色无华或咣白,劳累后胁痛,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纳差腹胀,大便溏泻。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无力。治法:益气养阴。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生脉饮加减。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5g,麦冬15g,五味子10g,生地15g,枸杞15g,炙甘草6g,木香6g,砂仁12g,制鳖甲9g。10.痰湿热结证候:右胁胀闷不适或胀痛,身体虚胖乏力,大便粘滞不畅,纳呆、口苦、尿黄,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数。治法:化痰利湿泻热。方药:蒿芩清胆汤加减,青蒿20g,黄芩12g,陈皮15g,半夏15g,竹茹15g,茯苓20g,枳壳15g,滑石25g,青黛12g,制鳖甲9g,煅牡蛎20g。
参考文献:中医杂志
相关信息

健康常识网·肝炎 © 中医对肝炎能起到保健作用吗?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