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感冒 - 宝宝感冒了怎么办?
感冒

宝宝感冒了怎么办?


问:我的宝宝(六个半月)感冒了,没有发烧,精神也很好,胃口也还好,就是流鼻涕,早上起来的时候咳嗽,白天有是也会咳几声,这样的情况大约有三天了,我不知道该不该给她吃药,什么样的感冒药好,四川西昌杨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儿感冒颗粒(小儿力克舒)不知道可不可以喝?

答:    您好:小儿感冒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流鼻涕、鼻塞、咳嗽,有时可伴有呕吐和轻度腹泻。尤其周岁以内的患儿全身症状重,多为高热、不吃奶,甚至还有抽风等。对此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不要急于退热不急于给小儿退热有几方面的原因:体温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小儿成长发育。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不到高热不用药。体温达到39度以上就必须用药,而且刻不容缓。高热持续过久,可使身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消化功能紊乱;抵抗力减弱,合并肺炎等。退热药副作用大,非万不得已不用。无论是扑热息痛、复方阿司匹林,还是其他五花八门的退热药,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咖啡因、非那西汀来合成。因此,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刺激胃黏膜,破坏食欲,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引发血液疾病;损害肝脏和肾脏;严重过敏反应者,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可酌情采用物理、药物降温。二、合理用药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应选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因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小儿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药物有:病毒灵(吗啉胍),服用量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0毫克,分3次口服;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金刚烷胺,每片0.1克,小儿用量按年龄折算,允许连续服药时间为3~5日,最长不可超过10日。抗病毒口服液,每次半瓶,每日3次。抗感解毒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三、可合用抗菌素的指征服用抗病毒药物后仍不退热时;防止6个月以下月龄婴儿发生继生性细菌感染;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经常患扁桃体炎者;出现气管炎(咳嗽、脓痰)或肺炎征象者。四、应用抗病毒药、退热药、抗菌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剂量不得过大,服用时间不应太久;多喝开水,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3岁以下小儿肝肾尚未发育成熟,故不宜使用扑热息痛;小儿本人或其家族有解热类药过敏史者,勿用退热药。感冒与小儿聋哑感冒、伤风都是人们对急性鼻炎的俗称,是一种常见的鼻黏膜急性传染性疾病,小儿的听力障碍称为小儿耳聋,是由于小儿听觉功能受损,进而引起听力低于正常而造成的。若婴幼儿听力下降,进而影响语言的学习,则成为聋哑。从表面上看,感冒与小儿聋哑并没有什么联系,然而,临床工作及研究中发现,小儿感冒已成为小儿聋哑重要的始发原因。因此,对小儿感冒的预防及正确治疗,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引起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发病后多并发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可以造成耳神经损害,引起耳聋;小儿感冒时可能出现的高热、惊厥,也可以使脑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耳聋。另外,小儿感冒时伴发的鼻咽部炎症,导致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也会造成听力下降。目前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感冒造成的耳聋已明显下降,但在感冒治疗中因不合理地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引起小儿耳聋还是常见的。因此,每位家长对小儿感冒都不可以掉以轻心。首先应注意预防小儿感冒,小儿如患了感冒,家长要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不可以私自用药。若在治疗中发现小儿对摇铃声、呼喊声反应迟钝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父母本人或家族中有对耳毒性抗生素敏感史者,其所生后代,应少用或不用耳毒性抗生素。对已有听力下降的小儿,在及时治疗的同时应进行聋哑的康复训练,以免因听力弱而致哑。感冒发热如何处理青壮年患者,当身体一般状况较好时,体温处于38.5℃~39℃时,可予以物理降温,当体温超过39℃时,可考虑行药物降温。老年患者及婴幼儿、心功能较差的患者,当体温超过38℃~38.5℃时,应考虑药物降温,以防止出现心衰或高热抽搐。物理降温方法:①头部及血管丰富处冷敷:用冷毛巾及冰帽放于患者头部,同时,也可将冰袋放于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②酒精或温水擦浴:用30%~50%酒精或32℃~34℃温水,擦浴患者颈、胸、腋下、上肢、手心、手背、腹股沟、下肢及脚心、脚背等部位。每次15~30分钟,以促进机体蒸发散热。药物降温方法:①柴胡注射液4毫升或安痛定2毫升肌注,临床多用于高热的临时处理;②消炎痛栓:1/4~1/2枚,放入肛内;③阿司匹林0.3~0.6克,每日3次,哮喘患者及有出血倾向、活动性出血患者禁用;④扑热息痛:0.25~0.5克,每日3次,肝肾功能受损者慎用。因药物降温是通过全身大量出汗而达到降温目的,所以应缓慢进行,不宜太快过强,以免汗出过多引起虚脱和血压下降,尤以老年患者心功能较差时为甚。若汗出过多,发生虚脱情况,轻者可自行喝淡盐水或糖水,重者应立即输液,补充电解质(尤其是钾),以维持体液平衡。

健康常识网·感冒 © 宝宝感冒了怎么办?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