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心理健康 - 1.大家怎样理解孤独感
心理健康

1.大家怎样理解孤独感


问:1.大家怎样理解孤独感

答: 许多人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家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把因此而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之为孤独。经调查研究,青少年孤独感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年处于人的生命发展历程中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中,他们的实践范围在逐步扩大,抽象思维能力也在迅速加强,于是开始积极地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觉得自己已长大成人,不愿再盲目地依从父母,他们力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追随,但现实又让他们心生不安全感。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多数青少年能积极与同龄人交往,但也有少部分人只站在人群外观望,或不屑于与同龄人交往,惟我独尊;或找不到适合的交流对象,内心凄苦孤寂;或害怕增加不安全感而无所适从,于是转向与自我内心的交流。2、自我意识的发展:青年人智力的发展几近成熟,这有力地促进了其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基本上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他们常会产生关于自己的许多独特的想法和憧憬,发现自己心灵中的美,也看到自己灵魂中的丑。由于青少年自尊心的增强,个人隐私的范围逐渐扩大,往往担心自己的某些方面会被人耻笑,于是便小心翼翼地在心中构筑起一道篱墙,闭锁自己内心的秘密,闭锁愈深,孤独感愈强。独立意识偏于向外力量的延伸,自我意识则偏于向内力度的加强,它们与青少年生理、社会性发展的不平衡相互作用,导致青少年期特有的闭锁心理,并因此而生出孤独感。那么如何才能使青年人摆脱孤独呢?1、要辩证地认识孤独:孤独感是每个人身上都存有的一种感受,甚至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孤独也是一种美丽。而对一些胸无大志的人来说,孤独则特别可怕,因为他们难以忍受这种无奈的寂寞与凄凉,一旦步入孤独,他们倍感焦躁和恐慌。这种人往往意志薄弱,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在无所事事的消磨中滋生孤独感。他们依赖性强,害怕失去朋友,但又不愿、不敢或不屑主动结交。孤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孤独。对于会感受孤独的人来说,虽身单力薄,但并不寂寞,因为他能在自己的空间找到自己所喜爱的东西,他的内心并非孤独,而是在享受孤独的美丽。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青少年要学会动静结合,将心理的“外射”与“内投”辩证地统一起来,学会为自己的心理盖起一所恬静的房子,它将如海洋深处不受风浪侵袭的暗礁,可以无视海面的惊涛骇浪。2、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对于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来说,孤独是他生活的一面镜子,感受孤独就是感受“再生”,强者正是通过孤独发现自我、正视自我、超越自我的。化学家诺贝尔为发明炸药,花了4年时间做了几千次试验。最后一次试验时,他一动不动地燃着了导火线,一声巨响,围观的人们惊叫:“诺贝尔完了!”可是,诺贝尔却从浓烟中跳出来,满身鲜血,面孔乌黑,兴奋地狂呼“成功了”!诺贝尔把自己热爱的事业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作为一个形影相吊的“孤独者”,他并不孤独,因为他有自己喜爱的事业充实内心,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克服孤独,从而获得了巨大成功。鲁迅曾说:“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笔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愿人人都做生活的强者,战胜孤独,走向成功。3、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转移注意力:当心中升起莫名的孤独感时,不妨找一些自己喜爱的活动,如唱唱歌,听听音乐,画幅画,踢踢球,或去找朋友谈心,找伙伴看场电影等,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这时,你就会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集体的吸引力是最富有魅力的,在那里你就会忘掉孤独的阴影,你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人了。4、善于交往,一个朋友三个帮:交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也是发展自我的最主要途径。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进步,如果个人缺乏交往,难以与人沟通与交流,自我的发展就会出现障碍。在生活中,如与朋友发生矛盾,要主动想办法解决,勇于承认错误,打破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敞开心扉,用坦荡、真诚的情感去赢得别人的理解和友谊。你获得了世界上最真的友情,你就不会再有孤独。从某种程度上说,孤独的心情是自己创造的,这就需要自己把它“珍藏”抑或把它赶走。孤独的人,并非必有孤独的心,最重要的是学会感受孤独,让孤独走出心灵,做个意志坚强的“孤独”人。
相关信息

健康常识网·心理健康 © 1.大家怎样理解孤独感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