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心理健康 - 请问“浮士绘”是什么义思?
心理健康

请问“浮士绘”是什么义思?


问:请问“浮士绘”是什么义思?

答: “浮士绘”是日本德川时代(亦称江户时代,1603-1867年)兴起的一种民间绘画。“浮士”是现世的意思,其绘画的题材大都是民间风俗、游女、武士等。“浮士绘”多采用剖面式的构图法,以瞬间定格的手法来描绘,其迷人之处在其幽默性和喜剧性。早期日本“浮士绘”画家不仅采纳中国的彩印技艺,而且完全沿用了中国的绘画风格。铃木春信将平安王朝的大和绘和梦幻般的意境移往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他笔下的美人画明显受到中国明代画家仇英画风的影响,均为少女般的清纯的柳腰美人,那圆润如丝缎般的肌肤,美丽的姿态,像蜜蜂被花蜜的色香所吸引,不仅深得江户市民的欢心,而且被当时的“浮士绘”画家争相摹仿。逐渐形成一种“浮士绘”文化的通俗化的精神,这种精神为一般庶民腾出休息的空间。“浮士绘”美人画仅类似于中国的仕女画,但两者有本质的不同,中国的仕女画是指宫廷女妃、贵夫人等上层妇女,下层妇女是不能入画的。因此,中国的仕女画与其说是表现她们的美,不如说是表现她们的贵族身份,或通过她们表现一种重大题材,如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周日方的《簪花仕女图》和《纨扇仕女图》。即使表现仕女时,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浮士绘的美人画不分身份等级,他们表现的妇女美是身份低下的歌女、舞女、女优、游女、浴女,甚至赤裸裸地表现性爱的内容也大量进入美人画中。这在江户时代严苛的封建制度中,在伪善的儒教严格的教条主义之下所创作的性爱题材的绘画是藉着人类本能的性爱行为,坦然地剖析人性。它摒弃一切阶级观念,以一种幽默的眼光刻画出男女真实的性爱关系。在浮士绘的风格画中若少了这些美人性爱内容,那么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就薄弱多了。“浮士绘”是时代的影子,同时也是反映人类本质面貌的万花筒。

健康常识网·心理健康 © 请问“浮士绘”是什么义思?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