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心理健康 - 这是心理问题吗?
心理健康

这是心理问题吗?


问:这是心理问题吗?

答: 静恩: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我觉得是一种心理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神经质,神经质是神经症的一部分。神经症是一种非器质性的,由心理作用引起的精神上或躯体上的功能障碍。神经质主要表现为当事人具有某种症状,这种症状对当事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当事人本人有强烈的克服症状,从症状中摆脱出来的欲望,并积极努力地克服症状。心理学家森田把神经质根据症状把它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普通神经质症,它有失眠症、头痛、头重、头脑模糊不清,感觉异常、极易疲劳、效率降低、无力感、胃肠神经症、自卑感、性功能障碍、头晕、书写痉挛、耳鸣、振颤、记忆不良,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第二类是强迫性神经质,也叫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对人恐怖、不洁恐怖、疾病恐怖、不完善恐怖、外出恐怖、口吃恐怖、罪恶恐怖、不详恐怖、尖锐恐怖、高处恐怖、杂念恐怖等。第三类是焦虑性神经质,也叫发作性神经质,它的表现是焦虑发作、发作性心悸亢进,发作性呼吸困难等。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人都有可能出现神经质的症状。比如初次演讲或初次在众人面前露面,会感到紧张;听说别人家被盗的事件后,总觉得自家的门没有锁好,不反复检查就放不下心等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紧张和不安的感觉是生活中正常的、必需的心理和生理现象,事过之后就会消失。但是,由于某些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他们会把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现象看作是病态,所以调动一切心思拼命地去消除,结果使自己“画地为牢”把这种焦虑、紧张、不安的感觉套在了身上,从而影响自己正常的生活,形成了神经质。关于神经质的调节首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也就是症状出现时,不要把它看作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像对待天气的变化一样——顺应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其次,要想改变,必须做到无论多么痛苦,都应该做到忍受痛苦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也就不要刻意去极力阻止或对抗,要允许和任凭它出现与存在而坚持做该做的事。以这种不怕、不理、不主动克制的态度去对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第三,“与其想,不如做”。对情绪既来之则安之,不受其控制,要为实现既定的目标去行动。第四,天有阴晴雨雪,人有悲欢离合,万事万物不可能有尽善尽美、完美无缺,所以才有残缺美、曲折美等等,所以,我们每天都可能会面对障碍、挫折,乃至意想不到的失误,当然当我们尽力了,我们就不能过分苛求自己,苛求自己的结果只能使自己感到失望、失败,从而失去信心。第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全才,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跟据自己的长处和特点来行事,即便是事实与我们的主观愿望向背时,我们也要从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刻苦程度来鉴定,切不可夸大自己的不足与弱点,并为此苦恼不堪,自卑自责,低人一等。第六,寻求支持。当遇到问题时,多方寻求别人的意见、寻求支持的力量,抑或寻求情感上的慰藉,以减轻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让自己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得到纾解与调整,或者得以宣泄,进而达到调适自我、克服困扰的目的。第七,既然制定了目标,就立即行动,我们知道自信产生于努力之中,许多之所以陷入难以成功的困惑之中,其实就是只做计划却不去行动,所以当我们徘徊在做与不做之间时,最关键的是大胆去做,即使没有自信或可能失败,也必须去行动,“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第八,积极的自我暗示。要看到自己积极的方面,经常用积极的内部语言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比如,像一些短的肯定的句子去应付你的负面想法,像“我很有能力”、“我工作愉快”、“我的工作就像玩耍一样轻松”之类,或集中精力应付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困扰,如“我很健康”、“我精力充沛”等),而不是否定或者是贴标签式的一些负性的评价(比如自私、自卑、没有上进心,遇事没有主见,对他人言语和行为敏感,爱生气,性格也比较糟糕)。只要你每天好几次,花几分钟在内心反复诵读这些肯定句,边读边想向这些如何才能成功,或也可以想象它已经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正在看着自己改变,那么用不了许多时间就会在你身上出现你想象的结果。第九,放松身心,适当疏泄情绪。放松可以是主动的积极的放松,比如说听听音乐,和同伴经常出去聊聊天,逛逛街,购物,或者说打打球,体育运动以及看自己喜欢看的一些课外的业余的书籍。疏泄情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同学多沟通,心里面有什么压抑的话,或者有一些郁闷,可以向同学、朋友、家人倾诉一番,进而达到宣泄情绪平衡心理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朋友的倾诉的话,也可以通过自我诉说、自我解答以及自我安慰,来达到发泄心中的不满、郁闷、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进而消除紧张,恢复心理平衡。比如,将自我担心和忧虑的事情,自己给自己讲出来,这样可以把压在心中的石头搬掉,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以上所述请你参考,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早日走出困惑健康、快乐的学习与生活!

健康常识网·心理健康 © 这是心理问题吗?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