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心理健康 - 我很烦恼啊!谁来救救我?
心理健康

我很烦恼啊!谁来救救我?


问:我很烦恼啊!谁来救救我?

答: 一、科学对待紧张情绪。考试紧张的临战气氛和来自老师、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很容易使考生产生紧张、烦躁不安、精神恍惚、忧郁等症状。很多同学因无法消除紧张的情绪,而感到害怕。其实考前适度紧张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它可以使人精神振奋的进入备考状态。当心态不佳时,可以暂时停止学习,放松一下自己。如深呼吸、绷紧肌肉然后放松、回忆美好的经历、想象大自然的美景。注意劳逸结合,这样既可暂时转移注意力,又可以缓解大脑的缺氧状态,提高记忆力,让自己愉快起来。二、克服自卑,增强自信。考试前夕,特别是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会感到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甚至一些平时学习较好的同学,因偶尔的考试失利,就认为自己与升学或升入较为理想的学校无缘,而失去奋斗的勇气,产生这种自暴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己定的目标不合适。目标过低,会造成动机不足。目标过高,会造成动机过分强烈。这两种动机都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因此,要保持良好心态、健康心理的前提,就是要认识自己,自知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每个考生都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目标,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保要多看、多说、多想自己的长处,应该看到自己的潜力大,后劲足,头脑灵活、身体素质好,能力强等优势,奋进赶上。三、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有信息表明,考前,学生最严重的心理压力,不是来自其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而是来自家长过高的期望。家长的企盼和过分地关爱,给他们造成无形地压力。这种压力比考试本身更加沉重。考试期间,考生和家长都面对着压力。但首先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要把家庭变做考生稳定,具有良好心态的支持系统,家长对孩子要全方位地接纳,不能只接纳好的一面,而不接纳不好的一面。家长如果不接受现实,只能使孩子更紧张,更不自信。只有家长自己的心态平和了,不过多地干涉考生的行为,而让他们自己安排复习和休息,对考生的负面影响才能降到最低,才能让考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考试。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取得考试优良成绩的必要条件。如何形成考试中良好的心理状态呢?科学的方法是平时一定刻苦学习,随着考期临近而减慢学习速度,使自己从身体到精神都放松一下,有意识地养精蓄锐,保持旺盛的精力去参加考试。在考前几天要调整身体的生物节律,把生物钟由“夜型”调到“朝型”。有的学生在考前还加班加点“开夜车”。这种生活节律不利于白天参加考试。因为晚睡导致第二天的晚起,在不得不早起时,整个上午都因睡眠不足而头昏脑胀,无精打彩。一般来讲,考试首先在上午开始,人在睡眠充足时,也需起床后两三个小时大脑方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因此考前几天就应逐步把生物钟调节为早睡早起,以保证考试期间精力充沛,头脑清醒,思路通畅,潜能得以发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形成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方面。良好愉快的心境,有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克服困难,提高答题效率。相反,考试中紧张、消沉、倦怠等不良心境会使大脑神经通路处于抑制状态,使回忆、思维发生障碍,阻碍答题进程。因此,应正确分析评价,控制自己的心境,以朝气蓬勃、乐观舒畅的心境进入考常必胜的信心是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敢于相信自己、肯定自己,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别人能考好,我不比别人少什么,我为什么考不好呢?只有轻装上阵,无所顾虑,才能考出实际水平。同时还要认真细致,顽强坚持,一题一题地努力做好,一场一场地去夺取胜利,有的学生对考试缺乏信心,个别人甚至“绝望”,这种心理状态使大脑对信息的接受、加工、贮存和提取能力都大为降低。因此,充满信心对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迎接考试是很必要的。

健康常识网·心理健康 © 我很烦恼啊!谁来救救我?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