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心理健康 - 地球上有很多的挫折是自己找的,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心境呢?
心理健康

地球上有很多的挫折是自己找的,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心境呢?


问:

答:在心理学上,挫折是指一种情绪状态,主要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使个人需要不能满足,动机无法实现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人们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一旦产生便引导人们的行为指向目标。但这种指向目标的行为,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达到目标的。就是说,行为的结果,受到阻碍,达不到目标的情况是常有的,这就是挫折。认识什么是挫折,对改变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积极性是很有意义的。
挫折的产生一般可分为两类因素,即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一、外在因素。又可分为实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1、实质环境:包括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环境的限制,严重的例如无法预料的天灾地变,衰老疾病;轻微的如下雨无法去交游。
2、社会环境。包括所有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遭受到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人为的限制,例如因种族的不同,使一对相爱的男女无法结婚,或由于考试制度的关系,使一个具有特殊才能的人,无法发挥其才能。
二、内在因素。包括个人的生理条件与动机的冲突。
1、个人的生理条件,指个人具有的智力、能力、容貌、身材以及生理上的缺陷疾病,所带来的限制。如一个色盲者无法进医学院念书,或担任某些特殊的工作。
2、动机的冲突,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假如这些并存的动机无法同时获得满足,而且互相对立或排斥,其中某一个动机获得满足,其他动机受到阻碍,则产生难于做快择的心理状态,称为动机的冲突。
大学生的挫折因素有学习挫折、家庭挫折、人际挫折、恋爱挫折、病残挫折、激情挫折、专业选择挫折、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对其的影响。
对个体产生挫折感的最小刺激量叫挫折阈值,也叫承受能力。阈值越低挫折感就越强。个人的抱负水平、容忍力影响着人的挫折阈值,其中容忍力是受到挫折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它受生理因素、认知因素、社会经验的影响。青春期的自制力差、好冲动感情脆弱、知识水平的有限、对挫折夸大、自负、个人欲望强,好高骛远、成功心切、急噪冒进等因素均会产生挫折心理。
一个人从小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求都获得适当的满足,也即在温暖的环境里长大的话,他所面对的世界是较令人满意的,较易预测控制的,因此容易形成乐观的性格,而不会把挫折都看得非常严重。反之,如果在缺乏安全的环境中长大者,其面对的世界充满了威胁,很难乐观,自我的防卫力就强。
人们受到挫折会产生各种行为,一个人受到挫折后,其原因不论是属于外在因素还是内在因素,在情绪上的反应有愤怒的攻击、不安、冷漠、退化。
--------------------------------------------------------------------
所谓挫折,指日常生活中的挫败、失意,在心理学上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障碍、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的需要不能满足而引发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挫折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中学生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遇到许多许多不同的挫折。那么,中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呢?
首先,要明白挫折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当自己设立的目标与实际目标产生差异时;当尽了最大努力还不能完成看来似乎不太高的目标;当自己的观念与社会相矛盾时;当自己认为合理的要求不能满足时;当升学考试落榜的事实降临时等等都会产生挫折。例如鲁迅曾彷徨过,歌德、贝多芬还曾想过自杀,但他们都顽强地战胜了自己的消沉和软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坚定地走向成功。
其次,要看到挫折并不可怕,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给人以打击,给人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后成了吴王的奴仆,他并不就此认命,而是卧薪尝胆。终于他率众如愿以偿地打败了吴国……正如贝弗里奇所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在逆境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不要惧怕挫折,事实告诉我们:只要你吸取教训,不被困难吓倒,就能重整旗鼓,在新的起跑线上搏击,去夺取新的胜利!
最后,要善于进行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摆脱挫折感。罗曼•罗兰说:“人生是场无休止的激烈搏斗。要做一个真正的人,就得随时准备面对无形的敌人,面对存在于自己身上能致你死地的那股力量,面对那乱人心智引你走向堕落和毁灭的糊涂念头……”所以,当挫折来临后,你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心理调节。
其一学会客观地对待自己。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有哪些优点、缺点;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应当心中有数,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实事求是地去接受现实,及时地摆脱挫折感,排除一切干扰自己心智的因素,以主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所发生的一切。
其二学会暂时的搁置,忘却不愉快,离开你所厌烦的情境。让时间抚平不宁静的心,填平心灵上的创伤。
其三学会转移注意力。在受挫折时,要及时转移思想感情和注意力,“忘我”地去热衷于让你开心的事。如唱歌,读书,绘画,写作,工作……
其四学会宽容。越是在遭受挫折,越是要谦让,对别人宽容大度。这一点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五做一件事要善始善终。当面临任务很多时,要先解决一个最容易解决的问题,有了成果就会有信心,成果越大,信心就越强。
总之,“真的猛士,则可以操纵自我心智,跨越道道障碍,打破重重险阻,奋力前行1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那些勇于面对挫折,不畏艰难,凭坚强的毅力拼搏的人,才能有希望走向成功,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
从网上找了两篇东西你看看
有很多事的确是在自找挫折
遇到挫折后当作是一种磨练
多遇到一些挫折会变的成熟

健康常识网·心理健康 © 地球上有很多的挫折是自己找的,应该如何改变自己的心境呢?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