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中医 - 请问,贝母是否是化痰之类的中药
中医

请问,贝母是否是化痰之类的中药


问:

答:贝母:
化痰止咳药
别名:虻黄虻贝母空草贝父药实苦花苦菜勤母
【中文名】川贝母—太白贝母
【拼音代码】
【别名】
【拉丁名】BulbusFritillariaeTaipaiensis
【英文名】TaipeiFritillaryBulb
【类别】化痰止咳药
【别名】尖贝。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太白贝母FritillariataipaiensisP.Y.Li的鳞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40cm。鳞茎直径1~1.5cm。叶对生,有的中部兼3~4枚轮生或散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5~10cm,宽3~7(~12)mm,先端有的稍弯曲。花单朵,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苞片先端有时梢弯曲,但绝不卷曲;花被片6,长3~4cm,绿黄色,无方格斑,通常仅在花被片先端近两侧边缘有紫色斑带;外轮3片狭倒卵状矩圆形,宽9~12mm,先端浑圆;内轮3片近匙形,上部宽12~17mm,基部宽3~5mm,先端骤凸而钝,蜜腺窝几不凸出或稍凸出;花药近基着,花丝通常具小乳突;花柱分裂部分长3~4mm。蒴果长1.8~2.5cm,棱上的狭翅宽0.5~2mm。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海拔2400~3150m的山坡草丛中或水边,主产陕西、甘肃、四川、湖北。
【采制】同暗紫贝母。
【性状】鳞茎扁卵圆形或圆锥形,直径0.6~1.2cm,高4~8mm。表面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近等大,顶端开裂,底部平整。味苦。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等。
【性味及功能主治】同暗紫贝母。
【中文名】百部—蔓生百部
【拼音代码】
【别名】
【拉丁名】
【英文名】
【类别】化痰止咳药
【中文名】百部—蔓生百部
【类别】根类
【英文名】JapaneseStemonaRoot
【别名】药虱药。
【来源】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Stemonajaponica(Bl.)Miq.的块根。
【采制】春、秋季采挖,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无白心,取出,晒干。
【性味】根与直立百部类同,两端稍狭细,表面淡灰白色,多不规则皱褶及横皱纹;味较苦。性微温,味甘、苦。
【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茎长达100cm。叶2~4(~5)片轮生,叶柄长1.5~3cm;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9cm,宽1.5~4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带微波状,叶脉5~9条。花单生或数朵排成聚伞花序,总花梗完全贴生于叶片中脉上;花被片4,开放后向外反卷;雄蕊花药顶端有一短钻状附属物。蒴果卵状,稍扁。种子深紫褐色。花期4~5月,果期7月。
【生长地】生于阴坡灌木林下或竹林下。主产浙江。
【化学成份】含百部碱(stemonine)、次百部碱(stemonidine)、异次百部碱(isoste-monidine)、原百部碱(protostemonine)、蔓生百部碱(stemonamine)、异蔓生百部碱(isostemonamine)等。
【功能主治】同直立百部。

健康常识网·中医 © 请问,贝母是否是化痰之类的中药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