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中医 - 如何去学习中医古典医籍
中医

如何去学习中医古典医籍


问:如何去学习中医古典医籍

答: 如果你真的致力于中医的学习,建议你找一个师傅,师徒方式的传授最有利于中医的学习,毕竟中医需要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学校培养出来的中医不能看玻你最好有一定的古文阅读基础,可以先学学《医古文》《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被称为“四大经典”。它们确立了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起了奠基和导向作用。自古以来,学中医必学“四大经典”,学不好“四大经典”,就成不了一个好中医。其中《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首先看,必看。《内经》集中反映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我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起了奠基和导向作用。历代医家的著作,有不少取材或取法于《内经》,而历史上各种医学流派的形成和倔起,其学术理论也大都滥觞于《内经》。所以《内经》是医学之宗,不但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医教学的必读教材,就是现代的高等中医院校也仍将其作为一门必修的主课。难经》不但推演《内经》的微言奥旨,发挥至理,剖析疑义,垂范后学,而且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如首创独取寸口和分寸关尺的三部候脉法,一直沿用至今,为中医诊断的一大特色;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和功能,弥补了《内经》经络学说的不足;提出了与《内经》不同的三焦、命门学说等等,都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伤寒杂病论》成书近2000年的时间里,一直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它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辩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书中所列药方,大都配伍精当,有不少已经现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疗效。历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学者对其理论方药进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种专著、专论,从而形成了中医学术史上甚为辉煌独特的伤寒学派。据统计,截至2002年,光是为研究《伤寒杂病论》而出版的书就近2000种。除了以上这些,还有《脉经》《本草纲目》《医林改错》《濒湖脉学》《薛生白热病篇》《温病条辨》等也都是经典之作。

健康常识网·中医 © 如何去学习中医古典医籍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