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应急治疗 - 我想给自己打针,请问肌肉注射的操作规程
应急治疗

我想给自己打针,请问肌肉注射的操作规程


问:我想给自己打针,请问肌肉注射的操作规程

答: 肌内注射法1、定义肌内注射法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肌肉组织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后,可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循环,起到全身治疗的作用。2、目的(1)不宜或不能静脉注射,但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采用。由于肌肉组织内毛细血管丰富,且毛细血管是多孔的类脂质膜,药物通过的速度较透过其他的生物膜快。肌注药物是在浓度梯度和压力梯度的基础上,以扩散方式通过毛细血管吸收的。而皮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中毛细血管不丰富,故对药物吸收能力较差。因此,肌肉注射比口服或皮下注射,药物吸收快,达到药效也快。当有些药物不能作静脉注射,但要求迅速起效时可选用肌内注射法,如安络血、VitB1等。(2)不宜或不能口服的药物,需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有些药物口服不吸收,或口服容易破坏药效,如链霉素,可治疗结核病或感染性心内膜炎,但这种药口服时不被吸收,故只能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而因链霉素毒性反应大,故治疗时不能快速给药,只能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有效浓度,因此选用肌内注射。同样轻度感染时可选用青霉素肌内注射80万单位,决不能选用口服给药,因口服时破坏药效。(3)用于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肌肉组织内丰富的毛细血管可吸收大量药液,减轻较多量的药物进入组织后对神经末梢的压力。另外,肌肉组织的感觉末梢少,痛觉也相对轻些。例如,常用50%硫酸镁5~10ml肌肉注射治疗子痫、癫痫大发作。对有些油剂(如黄体酮、睾丸酮)、混悬液(如青霉素混悬液),这些药液不易稀释、刺激性又大,故应采用肌肉注射,减少局部刺激。3、部位从理论上讲,凡是肌肉组织都能进行肌肉注射,但在实际操作中,应该选用肌肉较丰富,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这样选择较安全,防止肌注时损伤神经,或将药液注入血管。常用的部位有臀大饥臀中饥臀小饥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迹其中臀大肌注射最常用。(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臀大肌是臀部最浅层的肌肉,略呈四边形,起自髂翼外面和骶骨背面,止于股骨粗拢大而肥厚,与臀部皮下脂肪组织共同形成凸隆的臀部外形。臀大肌的深面上部是臀中肌的后部,臀中肌的深面为臀小迹在臀部外上1/4注射,其深部主要是肌肉,没有较大的血管。但必须防止损伤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起自骶丛神经,自梨状孔出骨盆至臀部,在臀大肌深部,约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中点处下降至股部。因此,注射时避开内角,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常用的两种方法:◆“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侧或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2)臀中饥臀小肌注射定位法◆沟角法:以示指与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这样髂嵴、示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示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此处血管、神经较少,脂肪组织较薄,定位方法简单,使用日趋广泛。◆三指法: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此法适用于小儿患者。小儿尤其是婴幼儿,臀部较小,臀部肌肉发育不好,但神经发育早,与臀部相比,相对较粗大,加上皮下组织肌肉组织较薄,故不宜采用臀大肌注射法,较易损伤坐骨神经,采用三指法较安全。(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股四头肌是全身体积最大的肌群,包括股直饥股内侧饥股外侧饥股四头迹其中股外侧肌为股四头肌最宽者。注射区域为大腿中段外侧,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下10cm,宽约7.5cm,此区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可注射范围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但暴露不便,临床采用不多。2岁以下幼儿常用。(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上臂外侧,肩峰(肩胛冈的外侧端膨大而隆起处为肩峰)下2~3指,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少,只能作小剂量注射。注射时忌向前或向后,向前会损伤臂丛神经,向后会损伤桡神经和腋神经分支。4、体位为使病人的直射部位肌肉松弛,应尽量使病人的体位自然舒适,可采用以下几种体位。(1)侧卧位这是最常用的臀部肌肉注射时病人采用的体位,病人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弯曲。这种体位病人感觉舒适,护士操作也较为方便。适用于臀大肌注射。也适用于臀中饥臀小肌注射。(2)仰卧位病人病情危重或由于疾病限制不能翻身时,如高位截瘫的患者。可采用该体位,适用于臀中饥臀小肌注射。但病人采用该体位时,护士操作不太方便。(3)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头偏向一侧,可使肌肉放松臀部肌肉暴露充分。但成人在心理上不易接受,多用于儿童臀部肌肉注射。(4)坐位在门诊、急诊的注射室内,常让病人采用坐位行臀部肌肉注射。这是由于门急诊病人流量大,采用坐位不必脱鞋,可节省时间。注射时,病人坐位药高些,这样便于操作。同时,护士也可坐着操作,减少疲劳。坐位也可作上臂三角肌注射的体位。病人将手插于腰间,上臂三角肌可微隆起,便于注射。5、用物注射盘、治疗本、治疗巾或纱布无菌注射器(根据用药量选择2ml或5ml或10ml注射器)针头6~7号(以药液性质、粘稠度、病人年龄、胖瘦而定)注射药液(根据医嘱准备)、6、操作步骤(1)在治疗室准备药液备物、查对、查药液、吸药、核对(2)肌内注射法推物至病人处→问候、核对、解释→协助采取卧位→选部位、定注射点→常规消毒皮肤→待干、注射器内空气排净→核对→左手拇指、示指绷皮→右手执笔式持注射器→前臂带动腕部的力量垂直刺入肌肉(针头与注射部位呈90?)→进针为2.5~3cm,约针梗的2/3→松左手抽回血→无回血、慢推药→用棉签按压、快速拔针→观察有无出血→穿好裤子→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再次核对→询问有无需要、交代注意事项→整理床单位→回治疗室→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3)肌肉分层注射法有时病人需要同时肌肉注射两种以上的不同药物,首先注意有无配伍禁忌。有些药物之间是有配伍禁忌的。例如青霉素和庆大霉素同时使用时,如果注射在一个部位内,就有可能降低青霉素的药效,所以有配伍禁忌时,必须分别注射在不同的部位。若无配伍禁忌,两种药液同时注射时可采用分层注射法,一般先注射刺激性小的药液,再注射刺激性大的药液)具体步骤如下:准备两种药液→先推入第一种药液后→拧开注射器乳头与针栓处→取下注射器→接第二付注射器(做到空气排劲药液不漏)→拧紧针栓→拔出针梗1/2,向另一方向刺入→抽回血→推药→拔针(4)病区集中肌肉注射病区内经常在同一时间为多数病人作肌肉注射。准备时可将吸取好的药液按床号顺序放于铺好的治疗盘内,小药卡固定在针筒上,治疗盘上可铺无菌治疗巾。即准备集体肌肉注射盘。治疗车上层放注射盘、治疗本,下层放盛消毒液的盆、治疗碗、浸泡注射器用的消毒水。推车至病房,按床号顺序核对,向病人解释后进行注射,每注射一位病人前,要用消毒毛巾插双手。7、注意事项(1)防疼痛原因:针头不锐利、有勾、有弯,导致进针、拔针受阻;体位不当,肌肉紧张;注射点选择不当,未避开硬结、神经、肌肉不丰富处;技术不熟练,未遵循两快一慢的原则,针头在组织内摆动;药物刺激性强,如青霉素钾盐。预防:对应。(2)防晕厥原因:病人精神紧张、恐惧,体质虚弱,过度疲劳;药物刺激性强、注射快、剧痛。预防和处理:注射前作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有心理准备;注射时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减低紧张情绪;提高技术水平,达到无痛注射;病人应多休息、防疲劳;避免空腹注射,如空腹注射晕厥,应立即口服葡萄糖。(3)防硬结原因:药物不吸收或吸收差,如油剂、混悬剂;针头刺入过浅,未达肌层,药液积聚皮下;长期注射也易产生硬结。临床表现:触之有硬结、疼痛,再次注射此处,疼痛难忍,推药有阻力。预防和处理:提高注射技术,进针直、深、正;长期注射应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注射时避开硬结;可采用热敷、仙人掌治疗。伤湿止痛膏可治疗,根据中医理论:气滞血淤→血循环障碍→肌组织营养减弱→肌纤维萎缩变性。而伤湿止痛膏可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改善硬结处的营养状况。(4)防感染原因:由于执行无菌技术不严格造成的;有些药物结晶体大,不易吸收,也可造成局部组织的感染;临床表现:红肿热痛预防和处理:严格无菌操作,难吸收的药物应深部注射。(5)防神经损伤原因:注射时部位偏内下;注射药量过多、过快,造成压迫或刺激神经。例如:10岁女患者,臀大肌注射长效西林120万u,因怕药液堵塞针头,故快速注射。15分钟后,病人主诉左腿剧痛,喊着“我腿不行了”,观察到面色苍白、大汗、左腿皮肤呈青紫和苍白相间,局部无肿胀,不能站立。查体:左侧臀部至膝关节侧皮肤青紫,大腿内侧及膝关节以下肢体苍白,动脉和足背动脉微弱,皮肤冰冷,肌力下降。临床表现:坐骨神经损伤可影响关节的内收屈曲,股骨大转子向后下移,形成跛脚,严重者终生残疾。预防和处理:注射部位准确;若有神经损伤及时处理,用50%硫酸镁局部热敷;必要时注射ATP、COA改善神经营养。(6)防断针原因:护士方面——进针不垂直、进针过深、针刺到髂骨;针头方面——针头有裂横、质量不过关;病人方面——躁动、紧张。处理:保持镇静,嘱病人不动,一手固定局部,下压肌肉,另一手用止血钳夹断端,迅速拔出。针梗全部埋入时需采用手术切开取出。小结肌内注射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护士最常用的护理技术之一,也作为本学科护理技术项目之一。同学们要掌握肌内注射常用的注射部位及准确、快速定位方法;能遵循注射原则,熟练完成肌内注射的操作,防止疼痛、硬结、晕厥、感染、神经损伤、断针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实习安排内容:肌内注射法方法:1、模拟练习持针手法及进针手法。2、相互练习,肌内注射1次。要求:1、严格无菌查对制度。2、选择注射部位、方法正确。3、进针手法正确,深度合适,二快一慢。4、复习注射原则。
相关信息

健康常识网·应急治疗 © 我想给自己打针,请问肌肉注射的操作规程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