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医院 - 我国的公立医院成了"收银局"谁之过?
医院

我国的公立医院成了"收银局"谁之过?


问:哈尔滨市患者翁文辉在哈医大二院住院67天,花费550万元.从翁文辉的天价医疗费可以看出,大医院成了逐利的机器.但患者却不得不去"挨宰",这到底是谁的原因造成的呢?

答:    一、医疗机构的趋利行为对于公有制医院,目前国家所给予的财政补贴非常有限,90%以上要靠医院自己创收。为了保证盈利,医院按科室收入完成情况来分配奖金和工资,这迫使医生想方设法增加诊疗的项目、次数,以期获得较好的收益。实行药品招标后,临床用药档次普遍提高,廉价药品被冷落。药品和设备销售中各种明折暗扣,促使高价药、滥用药、超标用药十分普遍。另外,医院为增加竞争力和医疗收入,设备不断更新,且周期短,高消费设备替代便宜的常规设备,为早日收回成本,医院鼓励、迫使医生多开检查单。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所谓的“大处方”、“大检查”。由于医院的趋利行为助长很多过度医疗,医患之间因此充满了猜疑、不信任,因药费、疗效、服务等问题而发生的纠纷层出不穷,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任与托付越来越少,有时甚至发展成一种强烈的对立关系。二、法律意义下医生的过度自我保护现在我国的医疗事故条例实行“举证倒置”,就是说当发生医疗事故,患者状告医生的时候,不必由患者出示医生有罪的证据,而要求医生提供自己无罪的证明,否则即判定医生有罪。于是,医生为了避免漏诊或者误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便会要求患者做所谓的全面检查,使自己的诊断有更多方面的充足的依据。也就是说,为了自保,无论是检查还是开药,医生可能会倾向于保险第一。这样一来,就难免会扩大检查范围,造成过度医疗
相关信息

健康常识网·医院 © 我国的公立医院成了"收银局"谁之过?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