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医院 - 宝宝才6个月,但他的囟门却已经只有0.3*0.3,头围是44.8,医生说没有问题,我很耽心早闭会有什么样的不好后果?
医院

宝宝才6个月,但他的囟门却已经只有0.3*0.3,头围是44.8,医生说没有问题,我很耽心早闭会有什么样的不好后果?


问:宝宝才6个月,但他的囟门却已经只有0.3*0.3,头围是44.8,医生说没有问题,我很耽心早闭会有什么样的不好后果?

答: 婴幼儿的囟门发育贵阳市华烽医院主治医师张少武什么是囟门?什么时候关闭?婴儿的头部有一个柔软的、有时能看到跳动的地方,医学上称之为囟门。囟门在出生时主要有两个。一个称为前囟,在头顶前部,由两侧顶骨前上角与额骨相接而组成,出生时斜径为2.5厘米,一般在1~1.5岁时闭合;另一个称为后囟,由顶骨和枕骨交接而组成,在头顶后部,一般出生时就很小或已闭合,最晚在2~4个月时闭合。前囟6个月内闭合正常吗?前囟是由额骨和顶骨的骨缝构成,出生时其斜径大小约为1.5~2.5厘米。6个月后逐渐变小,1岁~1岁半时将闭合。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和颅骨的发育,前囟就逐渐闭合了。如果6个月内前囟就闭合了,就要影响大脑和颅骨的发育,要注意是否是小头畸形。小头畸形的小儿将伴有抽风和智力发育落后。因此,前囟过早的闭合,要追踪头围的大小是否符合该月龄的头围的最低限。另外要注意小儿的智力发育的进程,如果能跟上同龄儿的发育,这样的闭合也是正常的。囟门过早关闭会影响智力吗?正常情况下,前囟门在出生后12~18月闭合。婴儿刚出生时,因为头颅受压迫,颅骨互相重叠,因此囟门比较校不久,由于大脑迅速生长,颅骨缝被脑内部的压力分开,囟门也变大。同时,每块颅骨又在各自的边缘处软骨上下不断加上新骨,待新骨的增加超过脑的增大时,颅骨缝就开始接合好(约3个月),囟门也逐渐缩校对囟门早闭的幼儿,应该测量一下他的头围(一般出生时头围约为32~34公分,6个月时约42公分,1周岁时约46公分,2周岁约48公分)。如果头围发展正常,不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家长则不必担忧。如果头围过小,则囟门早闭可能是由于脑不发育或发育太慢所造成,则可能是头小畸形或脑发育不全等。目前,有些家长认为囟门在6~10个月关闭,说明钙质已够,不必再补充,如果再吃钙粉,会使头围不长,脑的发育也受到限制。实际上囟门闭合不等于头围增长停止,头围增长要到13~15岁时才停止。囟门迟闭是否得了佝偻病?囟门迟闭常见于两种情况。首先是颅骨生长速度减慢,这是由佝偻并甲状腺功能低下、侏儒症等引起的。这时,除了囟门迟闭以外,还常常有其他骨骼生长减慢的症状。如出牙延迟、骨龄落后、体格矮小等。如果是佝偻病所致,可伴有烦燥、多汗、夜惊以及肋外翻、肋串珠和下肢畸形等症状。其次,囟门迟闭还可见于颅内压增加如脑积水。这时患儿伴有头围增大,囟门膨出并可有持续性头痛、反复呕吐等症状。一般说来,如果囟门到18个月时还没有关闭,就应该找医生仔细检查一下,以便找出病因及时治疗。如何从囟门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刚出生的宝宝,由于颅骨骨化尚未完成,颅骨相互连接处没有很好连接起来,有的地方以结缔组织膜相连,这就叫做囟门。小儿的囟门有前后之分,前囟为两块额骨和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1.5×2厘米大小,随着头围增大而增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18个月以前完全闭合;后囟是两块顶骨与枕骨形成的小三角形间隙,出生时有的已闭合或很小,3个月内完全闭合。我们通常所说的囟门是指前囟门。囟门对于2岁前的宝宝来说十分重要,它是反映小儿疾病的窗口。如果囟门关闭延迟,提示宝宝骨骼发育及钙化障碍,若伴有出牙延迟、身材矮孝骨龄落后等,可能患有侏儒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呆小症;若伴烦躁、多汗、夜惊、方颅、肋外翻等,可能患佝偻玻另外,颅内压增高如脑积水、脑瘤也可引起囟门迟闭。囟门关闭过早,头围明显小于正常,可能为脑发育不良。也有的正常小儿在5~6个月时囟门仅有指尖大小,似乎关闭了,但实际上并未骨化,不能认为是囟门过早关闭。宝宝生病时,摸一摸囟门有预示意义。如果囟门饱满或明显突起,提示脑积水、脑炎、脑膜炎、硬脑膜下水肿、四环素及维生素A中毒等;如囟门明显凹陷,常见于小儿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此时都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相关信息

健康常识网·医院 © 宝宝才6个月,但他的囟门却已经只有0.3*0.3,头围是44.8,医生说没有问题,我很耽心早闭会有什么样的不好后果?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