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医院 - 请问福施福是每天吃一粒呐,还是每个月吃一粒呐?谢谢.
医院

请问福施福是每天吃一粒呐,还是每个月吃一粒呐?谢谢.


问:请问福施福是每天吃一粒呐,还是每个月吃一粒呐?谢谢.

答: “福施福”3疑:硬性搭售、强卖引起妈妈们强烈不满《市场报》(2004年08月24日第六版)本报记者王继红■是营养素补充剂还是孕妇营养剂■是原料进口还是原装进口■是否为计生委推荐产品最近,一种英国生产的“福施福”营养素补充剂软胶囊保健品,被宣传为国家计生委“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选用产品,说是国家为了预防胎儿神经血管畸形,加强优生优育,推行的孕妇保健药品。一些地方的计生委在办理准生证时,要求办证者必须购买一个疗程共6盒“福施福”,个别经济贫困、生活条件不好的地区至少买3盒,每盒价格为55元。更恶劣的是,一个办准生证的妇女拿到的“福施福”保健食品,竟然已经过期2个月,而且购买此产品还不给开发票。这种硬性搭售、强行卖给的行为,引起准母亲们的不满。广州、河南、四川、重庆、青海等地的众多媒体以“办理准生证要买保胎药”,“办准生证必须搭售保健品”为题揭露了此事。本报也接连接到群众来信、来电,有的投诉者还寄来产品,除了反映此种强卖行为,还说到该保健品本身的一些违法违规的问题。一位河北姓杜的消费者来信说,他认为“福施福”有3点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一是商标标识有问题。卫生部进口保健品批准证书上标明,该保健食品名称是:福施福(营养素补充剂),而该产品上却写着福施福孕妇营养素补充剂软胶囊,“孕妇”这个表示特定人群的字眼是经销商自己加上的。二是原料进口不是原装进口。该产品在外包装上写着英国生产,给人以原装进口保健品的感觉。但我国海关入境检验检疫卫生证书上写着进口的是原料,显然产品是在国内包装上市的,但在产品上没有国内加工企业名称和生产许可证标识。三是外包装公然写着国家计生委“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选用产品的字样,是谁批准的?北京一位姓吉的消费者也提出同样的问题,他问:“国家允许产品包装与批准证书不相符的产品流通吗?不相符的产品是否可以继续食用?以国家机关推荐产品的名义做宣传是否妥当?是否可信?产品到底是原料进口还是原装进口?如果是原料进口,谁又加工成商品在市场流通的?其加工合法吗?卫生标准可靠吗?老百姓加工面条、大饼都要办卫生许可登记,更何况保健食品、孕妇专用产品。”为了弄清消费者提出的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卫生部、国家工商局和计生委等有关职能部门。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的孙先生证实了消费者提出的“福施福”进口保健品批准证书上名称是福施福(营养素补充剂),卫生部没有批孕妇两字,“孕妇”是经销商自己加上去的。名称与批准证书不相符,违反了卫生部有关规定,他们要进一步调查核实查处。国家工商局看了消费者全部投诉材料后回答说:该产品的确有商标标识不符、扩大宣传和违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违法违规行为,但要弄清情况还应该到产品属地广东省有关单位调查。国家计生委科技司的叶小姐说:国家计生委确实实施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福施福”是当时的赞助单位,所以取得了冠名权,但并没有被推荐成为选用产品,国家“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没有推荐任何选用产品。叶小姐告诉记者,国家工商局就此事已经查询过计生委,他们答复都是一样的。记者在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证实了“福施福”为原料进口后,来到了广东食品药品质量监督局核查“福施福”是否有国内加工企业,国内加工是否合法。经查询,广东食品药品质量监督局企业名录里根本没有“福施福”保健品,不但查不到国内加工企业,连中国总经销广州市福胜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都没有在此注册备案。记者将“福施福”的问题反映给广东省工商局,得到的答复是:“福施福”商标标识不符、扩大宣传和违反了不正当竞争法等问题只能劝其整改。针对举报的消费者不是广州的,是北京、河北的,应由北京、河北的工商局管理,广州没有人投诉该产品,不在查处之列。据了解,广州日报2001年就以《领“准生证”为何搭售孕妇药》为题揭露过此事,而且记者亲眼看到目前“福施福”摆在广州药店的货架上还在销售。记者拨通了“福施福”保健品中国总经销广州市福胜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的电话,一位姓朱的小姐以不知道、不清楚和正在办理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然后就是大讲该保健品的作用和该产品推向市场时的规模,并希望能正面报道。卫生部早在2002年卫法监发251号《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就已明确规定,凡实际销售的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与批准内容或报送备查材料不一致的,生产地所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予以查处,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情节严重者应吊销其卫生许可证;自2003年1月1日起,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出厂保健食品的标签上必须标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生产卫生许可证文号,无文号的一律不得销售。《广告法》中也明确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名义。据记者了解,像“福施福”这样商标不符、扩大宣传和违反了不正当竞争法的违法违规商品、药品在市场上很普遍。办准生证要买“推荐”保健品吃了娃儿没了重庆经济报彭光灿吃了村里给“推荐”的胎儿保健药品,孕妇后来流产了。孙子没了,合川市铜溪镇花门村七社眼看就要升级当婆婆的刘老太非常痛心。昨日记者赶到刘老太家时,她的媳妇吴平霞还愣愣地躺在床上,见到记者没有任何反应。显然,她还是不能接受8月28日中午痛失爱子的事实。刘老太一边抹眼泪一边自责:“唉,都怪我啊,医生和媳妇都说不吃了,我偏要她吃……”村里“推荐”保健品刘老太家境贫寒,直到去年,30多岁老实巴交的大儿子才经人介绍娶回了贵州女子吴平霞。吴于今年2月怀孕,一家人都非常高兴。据刘老太介绍,媳妇怀孕后,村里的妇女主任陶厚碧便多次找上门,除要求办理“准生证”,还要求他们购买一种名为“福施福”的孕妇营养胶囊。由于家境不好,刘老太和媳妇拒绝购买这种每盒80多元的胶囊,可陶主任多次上门催促,称如果不买三盒这种“药”,就办不到“准生证”,没有“准生证”生孩子要罚款6000多元。刘老太权衡利弊后,只得购买了三盒胶囊。吃了药开始出血购药后,刘老太按照陶主任吩咐的吃法,每天催促儿媳服食胶囊。“儿媳本来不想吃,怕对胎儿有影响,但我考虑到是政府发的‘药’,吃了又可以使娃儿聪明,加上又这么贵,所以就逼她吃,”刘老太说。吴平霞在6月第一次服用胶囊后,当晚就出现了出血现象。连续一个星期,情况越来越严重。于是家人将她送到合川石马街一医院。医生经诊疗后叮嘱她暂停服用该胶囊,并给她开了其它药品止血。回到家中休养了一段时间,吴的出血现象完全消失。“这个药这么贵,不吃太可惜了1本着这种思想,刘老太又催促儿媳吃胶囊。可刚吃了一天,吴又开始出血。一家人只得再次来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医生再次叮嘱吴暂停服用胶囊。吴在医生的治疗下再次康复。8月27日晚,吴在刘老太催促下又服食了胶囊,不想当晚再次出现出血并伴有腹痛,流血量比前两次都多。慌了神的刘老太慌忙在街上请来一位郎中给媳妇开了些中药,但次日中午,腹痛难忍的吴还是流产了。从8月3日合川妇幼保健院出具的对吴的B超检查结果上显示,吴所怀胎儿一切正常。刘老太和家人怀疑,吴的流产就是服用了“福施福”胶囊。每村年年有任务记者随即赶到铜溪镇政府,恰好该镇计生办正在开会。花门村妇女主任陶厚碧告诉记者,“上面”给他们派了任务,今年他们村分来了12盒。目前只销掉了3盒,也就是刘老太家那3盒。该镇负责计生的石书记解释,推广“福施福”是合川计生委的要求,对照顾生育第二胎(第一胎为病残儿)的孕妇他们“要求”服用,第一胎孕妇本着自愿的原则“推荐”购买。此次吴平霞流产的原因是否是服用了他们“推荐”的药品还有待医院确定。记者从陶主任处了解到,今年花门村包括吴在内只出现了两名孕妇。而下到陶主任手中的“福施福”却有12盒。陶主任要完成任务实在“有难度”。随后记者又拨通了合川计生委宣计科分管人员粟弘的电话,他明确告诉记者,对“福施福”的推广不允许强行购买,即使是照顾生育的第二胎孕妇也不允许强制购买。
相关信息

健康常识网·医院 © 请问福施福是每天吃一粒呐,还是每个月吃一粒呐?谢谢.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