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妇产科 - 子宫内膜异位症都是由什么引起的?
妇产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都是由什么引起的?


问:我老婆很不幸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请问子宫内膜异位症都是由什么因素来诱发的的,我们以后好加倍小心,谢谢。好治吗?

答: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成因--------------------------------------------------------------------------------在正常曾孕婦女有10%有子宮內膜異位的病灶。但是,有疼痛或不孕者發生此疾的機會更高達80%。此病發生的原因不明,但卻有許多假說,其中以子宮內膜組織種植說與腹膜上皮細胞的化生變形說較為婦產科醫師學者所接受。子宮內膜組織種植說以Sampson為代表,他認為子宮內膜組織的碎片隨經血倒流至腹腔,此子宮內膜組織就有機會在腹腔內種植生長,產生子宮內膜異位症。事實上,幾乎所有輸卵管通暢的正常婦女,在經血期都有或多或少的經血倒流至腹腔內,但是為何只有部份的婦女其子宮內膜組織的碎片會在腹腔種植生長,而變成子宮內膜異位症?近年來許多的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的白血球(包括:單核球、巨核吞噬性白血球、殺手細胞、T淋巴球、及B淋巴球)在功能方面異於正常婦女,導致免疫系統對種植到子宮腔以外的子宮內膜組織無法有效的監察(surveillance)、確認(recognition)、進而摧毀(destruction)之,因此有機會讓子宮內膜組織在腹腔生長,繼而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在動物實驗發現放射線的照射與某些抑制免疫功能的毒物(Dioxin)[C.C.LIN1]都會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率。90年代,Koninckx認為婦女在經期中倒流於腹腔的經血其所含的子宮內膜細胞會種植在腹膜上,因此會發生間歇性的細微子宮內膜異位病灶。數個月後,這些病灶會消去,而同一病患腹腔的另外地方又會長出新的病灶。幸而腹腔的防衛功能會控制已形成的子宮內膜異位病灶,並抑制病灶組織的活性,因此Koninckx認為這細微子宮內膜異位的發生可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此細微的子宮內膜異位受到外來的某些因素的影響,就會變成較嚴重的病灶。另外在實驗室或臨床上也發現,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其周邊血液單核球(PBM)對子宮內膜細胞的生長有刺激作用;相反的其腹腔液單核球(PM)對子宮內膜細胞的生長有抑制作用,但PM對細胞的毒殺能力降低;正常曾懷孕且無子宮內膜異位症者,其PBM與PM對子宮內膜細胞的生長都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子宮內膜異位患者之所以會得到此病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這類患者的子宮內膜細胞對PBM的刺激作用非常敏感,有助病灶組織的生長;同時,其對免疫細胞的毒殺作用又有耐受性,不易被免疫細胞摧毀。子宮內膜異位症者的子宮內膜細胞對免疫細胞的毒殺作用有耐受性,這是因為免疫細胞的質量改變?或因為某些細胞分泌物的影響?或是因為子宮內膜細胞的改變?則有賴進一步的研究。另外,深層的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雖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但其與典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同。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常常合併發生骨盆區的粘連;但是,深層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則較少發生組織的粘連。這兩類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病灶都不受腹腔液的調控,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的病灶受卵巢局部賀爾蒙的影響較大,深層的子宮內膜異位則受周邊血液的影響較鉅。從這些事實,或可推論,正常的腹腔液有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病灶嚴重化的作用。叫人驚訝的是,Gleeson在卵巢癌的觀察中也發現當癌細胞因腹腔鏡檢查而種植到腹肌時,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比腹腔內的病灶更快,他認為正常腹腔內的環境有抑制癌細胞生長的作用。到底在腹腔液中有什麼物質可以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的嚴重化,是吞噬性白血球?殺手細胞?細胞素?血管形成素?生長素?固醇類賀爾蒙?或另有特別的蛋白質?相反的,在腹腔液中有什麼物質可以促使子宮內膜異位病灶的嚴重化。這些也都是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症成因時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最近,有學者發現經血中的子宮內膜組織細胞所產生的黏著物質(integrins)在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與正常婦女者,有所不同正被積極的研究中。
相关信息

健康常识网·妇产科 © 子宫内膜异位症都是由什么引起的?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