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内科 - 血糖和血脂?
内科

血糖和血脂?


问:血糖和血脂?

答:    血脂分析:通过血脂分项测定了解体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等在体内水平,进一步指导日常饮食及治疗,降低冠心病及血管硬化发生减少高血压病进一步演变。1、总胆固醇(Tch、CHOL):--增高: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糖尿并粘液性水肿等。--减低:甲亢、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2、甘油三酯(TG、TRIC):--增高:冠心并糖尿并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脂蛋白酶缺陷、脂肪肝等。--减低:甲亢、肝功能严重衰竭等。3、高密度脂蛋白(HDL-C):--减低:冠心并动脉粥样硬化。因其称为冠心病的保护因子,故增高时反有益。4、低密度脂蛋白(LDL-C):--增高: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症。因其称为致动脉硬化脂蛋白,故减低时反有益。▲总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总胆固醇,英文缩写为TC,参考范围:<5.17mmol/L(<200mg/dl)。影响TC水平的因素有:年龄与性别。TC水平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长期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可使TC升高;遗传因素;缺少运动、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等。高TC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胆固醇血症,TC>6.47mmol/L(>250mg/dl),严重高胆固醇血症,TC>7.76mmol/L(>300mg/dl)。总胆固醇增高见于以下病症。(1)家族性高TC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乏),家族性载脂蛋白B缺乏症、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2)肾病结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糖尿病等。总胆固醇降低见于以下疾病:(1)家族性无β或低β脂蛋白血症。(2)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玻▲甘油三酯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甘油三酯,英文缩写为TG,参考范围:<2.3mmol/L(<200mg/dl)。正常人甘油三酯水平的高低受生活条件影响,其个体内差异及个体间差异均大于总胆固醇,且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当TG>4.5mmol/L(>400mg/dl)即可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TG升高可见于以下疾病:(1)家庭性高TG血病,家庭性混合型高脂血症。(2)继发性疾病常见于:糖尿并糖原累积症、甲状腺功能不足、肾病综合征、妊娠等。(3)急性胰岛炎高危状态时,TG>11.3mmol/L(>1000mg/dl)。高血压、脑血管并冠心并糖尿并肥胖与高脂蛋白血症常有家庭性集聚现象。单纯的高TG血症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只有伴以高TC、高LDL-C、低HDL-C时才有病理意义。TG减低见于以下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肝功能严重低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为HDL-C,参考范围:男性1.16-1.42mmol/L;女性1.29-1.55mmol/L。HDL-C降低是临床冠心病的先兆,并能促进动脉样硬化的发展。血清中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HDL-C或HDL-C/TC比值能更好地预测心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HDL-C降低见于以下疾病:(1)脑血管粥样硬化,冠心玻(2)急、慢性肝病,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损伤等应激反应,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低,慢性贫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是什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英文缩写为LDL-C,参考范围:2.7-3.1mmol/L。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危险因素。因TC水平也受HDL-C的影响,所以仅用TC估计LDL-C还不够准确,应以LDL-C代替TC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临床意义参阅TC测定的临床意义。糖尿生化组合:通过糖尿生化组合分析,及时了解血糖水平及糖尿病治疗后血糖是否升降水平,了解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状况。血糖:初步筛查糖尿病.▲糖尿病检验及其临床意义1、血糖(glu),参考值3.89—6.11mmol/L(mmol/L×18=mg/dl)。生理性增高见于饭后1—2小时,病理性增高多为胰腺β-细胞损害引起胰岛素激素分泌过多,由颅外伤及颅内出血引起颅内压增高,血糖也可增高,降低见于饥饿及剧烈运动后,胰岛β-细胞增生时胰岛素分泌过多及严重肝病等。2、糖化血红蛋白(G—Hb)参考值6.1—7.9%,糖化血红蛋白Aic(HbAic)是G—Hb主要组成,参考值4.3—6.3%,均用于评定糖尿病控制情况,控制不好结果升高。能反映近1—2月内血糖平均水平,结果不受临床血糖浓度而变化。3、血糖血清蛋白参考值1.65—2.15mmol/L,可反映近1—2周内平均血糖水平。4、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人0.5—1小时高峰值7.7—8.9mmol/L,2小时后恢复正常,尿糖阴性。糖尿病者空腹值增高,高峰值更高,恢复时间延长、尿糖阳性。

健康常识网·内科 © 血糖和血脂?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