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外科 - 直肠癌与内痔的症状有什么不同?
外科

直肠癌与内痔的症状有什么不同?


问:

答:俗话说十人九痔,说明很多人患有这类疾玻如果在大便时出血,感觉有东西脱出肛门外,或肛门外有肿物疼痛,分泌物增加,就可能是得了痔疮。内痔早期的症状主要是大便时出血,血量较多,有时点滴而下,血量有时如泉喷射,没有疼痛或其他不适。日久可以引起贫血,感到头昏、气短、乏力。内痔到中期,大便后就会有痔核脱出肛门外。一般便后可以自己回到肛门内,内痔发展到晚期大便后痔核脱出不能回到肛门内,需要用手推回,或经过休息后才能回去。严重时咳嗽、用力、工作或劳动时都会脱出肛门外,经常因分泌物增加,感到肛门湿润不适,内裤污染。如果因衣服的摩擦感染发炎,就会肿痛起来,送不回肛内甚至出现坏死,这叫做内痔嵌顿。中期到晚期的痔一般因痔表面逐渐纤维化,出血量减少,而以脱出为主。
可以引起大便出血的疾病很多,如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千万不要以为大便出血就认为是痔疮,买药自治而不去医院检查。临床上经常碰到直肠癌者,以为自己患的是痔疮,而延误治疗。
■医学所指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玻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静脉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如果患有痔疮,肛门内肿大扭曲的静脉壁就会变得很薄,因此排便时极易破裂。内痔是长在肛门管起始处的痔,如果膨胀的静脉位于更下方,几乎是在肛管口上,这种曲张的静脉就叫外痔。外痔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肛管口外。但这种情形只有在排便时才会发生,排便后它又会缩回原来的位置。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
■对一般人而言,痔疮并不可怕,也不会造成其他严重的危害。内痔早期主要的也是唯一的症状就是无痛性便血,特点是间断性便血,色鲜红,或附于大便表面,或手纸染血,也可呈点滴状或喷射状出血,若长期便血可引起贫血;内痔进一步发展,排便时会有痔核脱出,轻者便后自行还纳回肛门,重者需用手上推还纳。当内痔脱出没有及时还纳时,会出现嵌顿水肿、血栓形成、溃疡或感染,将有剧烈疼痛。外痔一般无任何症状,偶有肛门坠胀不适,但当出现血栓、水肿时则会疼痛。混合痔则具备内痔、外痔的共同特点。此外,肛门异物感、污染内裤、局部瘙痒也是比较常见的症状。

痔疮的发病特点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民间素有“十人九痔”之说,可见这类疾病是非常普遍的。1977年我国曾在全国各盛市、自治区29个地区,对工矿、机关、学校、部队、服务业、街道居民、农民、渔民等76692人进行了肛门直肠疾病普查。对其中取得完整资料的57297人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患有肛肠疾病的共有33837人,总发病率为59.1%,也就是说十个人中就有近六个人患有这种疾病,痔疮的发病率最高,占发病总人数的87.25%(内痔占59.86%,外痔占16.1%,混合痔占24.13%)其他肛肠疾病占12.75%,其中肛裂占4.12%,肛乳头肥大占2.85%,肛瘘占1.67%,直肠脱垂占0.58%,直肠息肉占0.28%,肛门瘙痒占0.17%,其它肛门直肠疾病占3.08%。普查结果还表明:痔疮的发病,以成人居多,发病与久坐、久立、少活动、便秘、腹泻、排便时间过长、饮酒、嗜好辛辣饮食有关,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以内痔发病率为最高。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发病率明显上升。
■普查结果表明:肛肠疾病的发病,以成人居多。发病与久坐、久立、少活动、便秘、腹泻、排便时间过长、饮酒、嗜好辛辣饮食等有关。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整个肛肠疾病中,以痔疮发病率最高。
■(1)女性比男性患者多。妇女因妊娠、生育关系,其发病的机会比男性高。妊娠后随胎儿生长,腹压会不断增加,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动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到血液回流,致使痔静脉丛充血扩张,加上分娩时的用力怒挣,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会阴撕裂,加重静脉回流的障碍,从而使许多妇女妊娠分娩后发生痔、肛裂、肛乳头肥大、直肠脱垂等肛肠疾病,男性发病率为53.9%;女性发病率为67%。
■(2)患者以成人居多。普查结果表明,肛肠疾病的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20岁以下的发病率仅为32%。20岁以上则不断上增高,21~30岁为59.5%;31~40岁为69.9%;41~50岁为72.4%;51~60岁为74.1%;60岁以上为75.5%。呈阶梯上升,反映出儿童、青年发病率低,成年人发病率高,年龄越大,患病者也越多。
■(3)久坐、久立、活动少的人患病者多。从职业看,汽车司机、理发师、售货员、民警等发病最高,为81.7%;次为干部,为71.5%;工人为70.3%;农民为62%;军人为32.6%;学生为19.2%;.明代《外科正宗》(1617年)就提出了“因久坐而血脉不行……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俱能发痔”的见解。久站,久坐,长期行走,人体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的姿态,会影响血流循环,盆腔内血液郁积,使痔静脉充血、曲张、隆起,则导致肛肠病发病机会增多。经常变换体位的工作者,活泼好动的青年、军人,参加多种体位劳动的农民,因其血流循环障碍少,肛肠局部不易充血,所以发病者少。
■(4)便秘、腹泻、排便时间长的人患病者多。便秘、腹泻是肠道功能失常的反应,会直接引起大肠肛门的许多疾病,例如普查的2669名便秘患者中,就有1989人患肛肠病,发病率为74.5%;1523名腹泻患者中,就有1013人患肛肠病,发病率为66.5%。有些人喜欢在大便时看书报,久蹲厕所而不起,这样很容易加重肛门直肠部的充血,引起痔疮、直肠粘膜脱出、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多种肛肠疾病,实在是非常坏的习惯。此外,大便时过度用力,容易引起痔脱出、直肠脱垂等疾病,也应当加以注意。
■(5)饮酒过多、嗜好辛辣可能是导致发病的诱因。辣椒、酒类等对直肠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过度饮食这类食物,大便时就会感到灼痛。虽然不一定是引起肛肠病的直接原因,但对诱发和加重肛肠病有一定的作用。从调查来看,饮酒过多,嗜好辛辣的人患肛肠病的人比较多。
■(6)在肛门直肠疾病中痔的发病率最高。痔的发病率占发病总人数的87.25%;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痔的发病人数的59.86%;外痔占16.01%,混合痔占24.13%.其它肛肠疾病为12.75%.其中肛裂占4.12%;肛乳头肥大占2.85%;肛瘘占1.67%;直肠脱垂占0.58%,直肠息肉占0.28%;肛门搔痒占0.17%;其他肛门直肠疾病占3.08%.由此看来,痔是肛肠疾病中最常见的多发玻
■在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男性为第六位,女性为第九位。世界各地直肠癌的发病率不同,西欧和北美发病率甚高,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平均10万人口中就有约20人患直肠癌。我国虽然发病率较低,平均10万人口中就有约2人患直肠癌,也已成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痔疮的常见病因
■西医认为痔疮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生理结构的缺陷和直立体位:人体站立或直坐时,肛门位置低,受地心引力的影响,直肠肛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障碍,直肠上静脉及其分支缺少静脉瓣,血液容易产生瘀积,且直肠血管排列特殊,在不同平面穿过肌层容易受粪便压迫,使粘膜下疏松组织中的静脉容易扩大、曲张而产生痔。所以有人说痔疮是人体特有的疾玻四肢爬行动物如牛、马、狗、兔等动物不患痔疮,也主要是因为爬行动物肛门位置高,有益于肛门直肠部血液回流,不易产生肛门直肠部静脉曲张。另外,在齿线附近,细小的动脉和静脉直接吻合而构成洞状静脉,洞状静脉肌层发育不良,弹力纤维较少,胶原纤维较多,容易扩张而形成痔疮。
■(2)便秘:排便时间过长或长期腹泻,可使腹压增高,肛门直肠部充血,痔静脉曲张,甚至可导致直肠粘膜与肌层分离脱出,肛管随粪便下移,久之容易产生痔疮。
■(3)感染因素:肛窦炎、肛腺感染、肛周脓肿、痢疾、肠炎、肠道寄生虫并大肠炎等,可引起直肠下部周围组织发炎,痔静脉受累,产生炎症,使痔静脉管壁变脆,继发血管扩张充血而引起或加重痔疮。
■(4)妊娠与分娩:妊娠妇女,胎儿压迫盆腔静脉,使静脉回流受阻,肛门直肠部血管扩张,同时由于体内孕激素含量上升,造成水钠潴留,血管扩张而诱发痔疮。
■(5)肛门括约肌松弛:年老体弱及多次肛门手术而破坏括约肌完整结构的患者,因括约肌无力使痔脱垂加重。
■(6)门静脉高压:肝硬变、门静脉血栓炎等,可引起门静脉高压,由于门静脉系统缺乏静脉瓣,可直接导致痔静脉丛压力升高,引起痔疮。
■(7)肿瘤:腹部和盆腔的肿瘤,如结、直肠肿瘤,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等均可压迫盆腔静脉,使痔静脉回流受阻而产生痔疮。
■(8)遗传因素:关于遗传因素,西医观点尚不统一,需进一步验证。有人认为痔疮在一个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总之,现代医学认为痔疮产生的因素是复杂的,可能是以上几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祖国医学通过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痔的发病原因,不单纯是局部因素,更主要的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加之外感、内伤、六淫、七情等因素所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节:饮食过多、过饱或食用肥腻炙煿之品,或大量饮酒及食用辣椒、姜、葱等刺激性食物,容易生湿积热,湿热下注肛门,使肛门充血灼痛,引发痔疮。
■(2)便秘:久忍大便,大肠积热,是痔疮发病的一个原因。
■(3)劳累过度:久坐则血脉不行,久行则气血纵横,经络交错。久坐久行,劳累过度,使肠胃受伤,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而生痔疾。
■(4)久病:久泻、久立久咳,易使气血亏损,气虚下陷,而生痔疮。
■(5)感受外邪:《金匮要略》指出:“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可见感受寒邪、热邪均可发生痔疾。古人又指出痔因“皆是湿热风燥四气所伤,而热为最多也”之说。
■(6)妇人妊娠、月经不调:妇人妊娠、月经不调,易致关格壅塞,经血流溢渗漏于肠间,而诱发痔疮。
■(7)遗传因素:《薛氏医案》中有“痔疮之症或禀受胎毒,或母腹中受热也”。表明痔疮与遗传有关。
■(8)情志因素:中医很重视七情致病,因此有喜伤心、怒伤肝之说。喜怒无常,气血侵入大肠,结积成块,易生便血。
■(9)房事过度:《诸病源候论》中有“诸痔皆由伤风、房室不慎所致”。古人又有“忍精不泄而致痔漏”之说。
■(10)脏腑虚弱:脏腑虚弱,加之外感风湿,内蕴热毒,而致气血下坠,结聚于肛门,易生痔疮。

痔疮与直肠癌
■痔疮与直肠癌无论从病因、病理、治疗及预后上都有相当大的不同,为什么要将这二者放在一起讨论呢?原因是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
■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直肠肛门疾病,主要见于成年人,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痔疮的临床表现是大便时有鲜血,或有肿块从肛门脱出。根据发生的部位不同,痔疮有外痔和内痔之分,大多数痔疮不需要做任何治疗,对人的身体健康也无多大影响。
■直肠癌是消化道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如不及早诊治,可危及生命。直肠癌初期很容易被误诊为痔疮,这种误诊有的是病人的自我误诊,有的是医务人员的臆测。之所以有很高的误诊率,主要是直肠癌与痔疮的临床表现有诸多相似之处,如便血、大便次数增多等。其实只要病人警惕,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是完全可能的。如能早期发现,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笔者曾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有关直肠癌早期诊断治疗的科普文章,有一些病人看后来我院就诊,经过检查发现其中5例是早期直肠癌。这说明只要病人注意,早期发现直肠癌并不困难。区别痔疮与直肠癌在临床上只需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就能达到目的,所花的费用也不高,如做一次肛门指检只需2~3元,做一次纤维乙状结肠镜不超出100元。
■为了能早期发现直肠癌,笔者建议大家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改变是直肠癌最早出现也是最常见的症状。由于癌肿的刺激,病人可在短期内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有排便不尽的感觉。随着病程发展、病灶增大,癌肿可阻塞直肠出口,引起便秘、大便变细或变形、腹胀等症状。
■2.大便性状改变。出现大便变息大便带血和黏液。80%~90%的直肠癌可有便血,血液呈鲜红或暗红色,常混有黏液或脓液。有时在粪便中可见到脱落的肿瘤组织,但这时往往已不是早期。
■3.早期就诊。患者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就诊时要注意不要轻易相信医生没有进行检查所得出的结论,如痔疮或菌痢等。如医生没有要求做检查,病人不妨自己提出。一般说来,直肠指检能发现75%以上的直肠癌,简单的乙状结肠镜检查几乎能发现所有的直肠癌。
■4.认真对待。有许多病人可能羞于检查或怕检查带来的痛苦,在医生开出检查单后拿着单子不做检查,从而延误了早期发现的时机,这类例子在临床上也不少见。

肛门直肠解剖
■1.肛管。由肛缘到直肠末的一段叫肛管。肛管皮肤特殊,上部是移行上皮,下部是鳞状上皮,表面光滑色白,没有汗腺、皮脂腺和毛囊。手术中被切除后,会形成肛管皮肤缺损,粘膜外翻和肛腺外溢。补上其他部位的皮肤都不如原来的功能良好,所以作肛门手术时要尽量保护肛管皮肤。肛管还是连接直肠与肛门的肌性通道。在发生学上处于内、外胚叶层的衔接处,所以构造复杂。肛管壁由内向外分为五层:粘膜层、粘膜下层、内括约肌层、联合纵饥外扩约迹其肌束的排列方向是:内环、中纵、外环,中间的联合纵肌分出许多纤维向内外穿插,将

健康常识网·外科 © 直肠癌与内痔的症状有什么不同?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