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儿科 - 关于脑炎的问题
儿科

关于脑炎的问题


问:关于脑炎的问题

答: 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viralencephalitis)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玻轻者能自行缓解,危重者可导致后遗症及死亡。【病因和发病机制】80%以上的病毒性脑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如柯萨基病毒、埃可病毒),其次为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腮腺炎病毒和癌疹病毒等。病毒自呼吸道、胃肠道或经昆虫叮咬侵入人体,在淋巴系统内繁殖后经血循环(此时为病毒血症期)到达各脏器,在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前即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但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病毒血症就消失。此外病毒亦可经嗅神经或其它周围神经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可以是病毒直接损伤的结果,也可是“感染后”的“过敏性”脑炎改变,导致神经脱髓鞘病变、血管及血管周围的损伤。【临床表现】病前l~3周多有上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史、接触动物或昆虫叮咬史。患儿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损害及颅内高压。首发症状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意识障碍,轻者出现表情淡漠、嗜睡,重者神志不清、谵妄、昏迷。较大儿童早期多出现精神障碍。颅内高压表现为头痛、呕吐、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严重者引起脑疝,甚至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损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如单瘫、双侧瘫、偏瘫、截瘫、多发性神经根炎、颅神经受损、小脑共济失调、不自主动作等。全部临床表现在起病3天至1周内出现,可持续1周至数月不等。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大多在(1~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血清学检查双份滴定度呈4倍增高有诊断价值。此外尚可作脑脊液病原学检查,但仍有部分病例无法肯定致病病毒。【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如降温、止惊、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微循环、抢救呼吸和循环衰竭。在急性期可采用地塞米松静脉滴入,疗程不超过2周(但作用尚有争议)。抗病毒治疗常选用三氮唑核苷,疟疾病毒性脑炎可选用阿糖腺音、无环鸟苷。输注营养脑细胞药物,促进脑功能恢复。【常见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病毒血症有关。2.急性意识障碍(acuteconfusion)与脑实质炎症有关。3.躯体移动障碍与昏迷、瘫痪有关。4.营养失调,低争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有关。5.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征与颅内感染有关。【护理措施】l.发热的护理监测体温、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体温>38.5oC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静脉补液。2.精神异常的护理向患儿介绍环境,以减轻其不安与焦虑。明确环境中可引起患儿坐立不安的刺激因素,可能的话,使患儿离开刺激源。纠正患儿的错误概念和定向力错误。如患儿有幻觉。询问幻觉的内容,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患儿提供保护性的看护和日常生活的细心护理。3.昏迷的护理患儿取平卧位,一侧背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以便让分泌物排出;上半身可抬高20~300,利于静脉回流,降低脑静脉窦压力,利于降低颅内压;每2小时翻身1次,轻拍背促痰排出,减少坠积性肺炎,动作宜轻柔;密切观察瞳孔及呼吸,防止因移动体位致脑疝形成和呼吸骤停。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如有痰液堵塞,立即气管插管吸痰,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或使用人工呼吸机。对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儿,应尽早给予鼻饲,保证热卡供应;做好口腔护理;保持镇静,因任何躁动不安均能加重脑缺氧,可使用镇静剂。4.瘫痪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儿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卧床期间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使家长掌握协助患儿翻身及皮肤护理的方法。适当使用气圈、气垫等,预防褥疮。保持瘫痪肢体于功能位置。病情稳定后,及早督促患儿进行肢体的被动或主动功能锻炼,活动时要循序渐进,加强保护措施,防碰伤。在每次改变锻炼方式时给予指导、帮助和正面鼓励。5.颅内压增高征的护理参看“化脓性脑膜炎”一节。6.康复护理参看“化脓性脑膜炎”一节。摘自朱延力主编《儿科护理学》

健康常识网·儿科 © 关于脑炎的问题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