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儿科 - 婴儿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怎么办?
儿科

婴儿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怎么办?


问:婴儿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怎么办?

答: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巨细胞病毒感染症,是由巨细胞病毒(CMV)所引起,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由先天性感染、输血和器官移植传播,因精液、宫颈分泌物及唾液内均含有病毒,故性交及口淫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病原体CMV(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全世界分布,人是CMV的唯一宿主。不同国家及不同经济状况感染率不同。CMV是疱疹病毒组中一种大的DNA病毒,因受染细胞形态较大而得名。CMV直径约180纳米,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可在人纤维母细胞变圆、增大,胞浆与核内可见包涵体,均由病毒颗粒所组成。CMV不耐酸、也不耐热,在pH低于5、20%乙醚、56℃30分钟和紫外线照射5分钟时完全灭活。CMV从患者唾液及尿中排出,唾液排病毒持续约4周,尿液排病毒持续数月或数年。临床特点有两种主要临床类型。1.先天性感染临床表现有黄疸、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溶血性贫血,常在数天至数周内死亡。幸存的儿童常遗留永久性智力迟钝、小头畸形、大脑异常、血管周围钙化、神经性耳聋和脉络膜视网膜炎等。2.后天性感染多数为隐性感染而无明显症状。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体内潜伏病毒被激活,可发展为显性感染。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象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类似,如发热、疲乏,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在发热1~2周后,血液中淋巴细胞的绝对值增加,且有异形性淋巴细胞。部分患者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等病的临床症状。取病人尿液离心沉淀找巨细胞包涵体,或取血、尿、唾液等标本接种人纤维母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或检测病人血清中抗体均可帮助诊断。鉴别诊断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及血象与CMV类似,但CMV感染一般无咽炎及颈淋巴结肿大,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EB病毒抗体不升高。2.病毒性肝炎:可出现黄疸、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且可出现少数异常淋巴细胞,临床上鉴别有时不易,但可结合血清学及病毒学等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措施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治疗,可应用各种抗病毒制剂如GCV、抗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制剂、干扰素及转移因子等。但这些药物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往往停药后病毒又潜伏地回升,鉴于此种病毒可能作为艾滋病的病因之一,各国学者均在致力于控制其感染的研究。最近,美国学者研制出两种活疫苗,初试后颇见效。一种是由AD169菌株研制成的;另一种是从TOWn菌株制成的,经非肠道给药后,已明显表现出有抗巨细胞病毒的效能,CMV抗体升高,导致免疫功能增强。参考http://health.sohu.com/50/09/harticle16040950.shtmlhttp://health.sohu.com/74/08/harticle16040874.shtmlhttp://www.hnsexcare.com/med/med_2_12.htm
相关信息

健康常识网·儿科 © 婴儿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感染怎么办? 2006 - 2011 版权所有